7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财政部部长刘昆,副部长程丽华、刘伟就“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刘伟表示,今年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在去年200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安排50亿元,增长25%。今年污染防治方面的资金安排600亿元,也就是说这里的250亿元之外,另外还有350亿元是对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的投入,增长的幅度都是非常大的。
刘伟表示,三大攻坚战是财政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必须保障的重点。去年中央财政安排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00亿元,这是2013年的4倍。财政部配合相关部门,主要抓住散煤治理这个“牛鼻子”,突出在京津冀这一带,而且治理的面积,按照中央部署,进一步拓展。从一开始试点的13个城市,现在已经到了汾渭平原,已经有35个城市在做。当然,在推进过程中,宜煤则煤,宜电则电,考虑推进工作的节奏,但是在资金的支持上,财政部是予以重点保障的。
除了大力支持大气污染治理,财政部还通过其他专项资金,算起来大致也有400亿左右,支持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这样综合施策,来解决大气的问题。
刘伟表示,除了加大投入,机制建设更重要。创新机制就是财政部跟相关部门一道,把歼灭战打下去、把好的天气巩固下去。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其实反映出了比较多的问题的。要打好大气攻坚战,中央财政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单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还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需要的是企业要落实责任,甚至群众、老百姓都积极地加入进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中也反映出,现在政府承担的环境治理的支出责任偏重,企业的主体责任,也就是市场主体责任还没有完全落实。还有,环保成本的内部化远远不足,中央和地方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上也比较模糊。今年在创新机制、完善措施上还要做更多的工作,要把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要划分清楚,中央该承担的责任,要适当往上提,地方该明确的任务,要把它压实。同时,要支持推进环境监测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完善以奖代补、政府绿色采购等政策,使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真正能够取得实效,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