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落实的重要内容。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问题,既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公信力,也违背生态环保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局造成很大干扰和损害。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重点任务,找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以严的标准、实的举措加快整治突出问题,以基层干部群众所感所获检验专项整治效果,不断提升主题教育整改落实质量。
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制定印发《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问题的专项整治方案》《关于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群众举报问题排查整治的函》,明确要求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的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开展针对性现场抽查督办。对尚未办结到位的群众举报建立点对点盯办制度,切实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
坚决查处曝光生态环保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问题。对于环保领域的“一刀切”问题,我们历来态度鲜明、坚决反对、严格禁止,在生态环境督察执法中,既查不作为慢作为、又查乱作为滥作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加强“12369”环保举报问题转办,及时向地方转办涉及敷衍整改和“一刀切”问题,有效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建立完善群众信访举报问题回访机制,切实保证整改结果与群众感受一致。先后查实并公开曝光海南省东方市为应对督察临时要求有关企业停产停运、山东临沂兰山区急功近利搞环保“一刀切”等问题,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对环保“一刀切”行为起到极大震慑、警示作用。专项整治后期,环保“一刀切”问题举报明显减少。
推动地方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第二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共受理群众举报问题1.89万件,截至目前已基本办结,有效解决一批垃圾、恶臭、噪声、扬尘等群众身边突出污染问题。对2015年至2018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受理的群众举报,开展敷衍整改导致群众不满意、仓促整改导致污染反弹、采取“一刀切”方式整改导致群众意见较大,以及整改用力不够导致问题没有解决到位等4方面情况排查,列出1395个具体问题清单,已解决或基本解决700多个,取得初步效果。
持之以恒抓好专项整治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专项整治旨在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解决对待群众生态环境诉求平时敷衍应付、上级督察检查时搞“一刀切”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生态环境部门深入查找和整改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及其背后存在的政治站位不高、思想认识有偏差等问题,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有力有效的举措,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诉求,切实把党中央交办的任务高质量完成好。
聚焦整治重点,真刀真枪解决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切实解决了大量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有效遏制了环保“一刀切”的错误行为,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生态环境部门要进一步聚焦基层环境整治薄弱环节,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垃圾、扬尘、异味、噪声等城市公共管理问题,污水直排和水体黑臭问题,毁林毁草、围湖占湖、矿山开发等生态环境问题,重点针对少数地方和部门在工作中出现的刀刃向内不够、督促指导不到位、整治工作滞后等表现,进一步强化责任、细化措施、改进方法,以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新气象新变化。
坚持自我革命,保障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专项整治工作体现了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生态环境部门要进一步发扬斗争精神,改进工作作风,以舍我其谁的政治担当、干就干好的责任意识,从具体问题着手,从具体工作抓起,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牢牢牵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压紧压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确保专项整治不走过场。坚持分级分类督导,充分考虑轻重缓急、影响范围等差异,因地制宜、科学合理作出安排。坚持开门搞整治,广开言路听意见,积极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专项整治可检验、可评判、可感知。